11月1日,国家卫键委举行新闻发布会,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指出,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,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。但据研究,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.7岁。 王海东表示,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,截至2018年底,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近2.5亿,但是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,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,但据研究,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.7岁。 数据显示,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,比例高达75%,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,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。 


这些病,让寿命缩短,生活品质下降 1 恶性肿瘤 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,诱发癌症的因素越来越多,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,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。 据2018年底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的《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》显示,2018年的 1800万新增癌症病例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,我国新增病例数占380.4万例、死亡病例数占229.6万例。相比于其他国家,我国癌症发病率、死亡率全球第一,其中,肺癌、乳腺癌、胃癌、肠癌、肝癌位居前五,严重影响国人健康及生活质量。 2 心脑血管疾病 作为常见的疾病,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仍处于上升趋势,而中风更是成为导致国人死亡的首要原因。 2019年4月,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》概要在《中国循环杂志》发表。报告指出,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。据推算,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.9亿,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,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%以上。 3 高血压 据日前世界顶级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发布的《1990-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份死亡率、发病率和危险因素:2017 年全球疾病负担系统分析》研究报告指出,高血压已经成为当今国人4大健康风险之一。 而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15 年)》显示,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有约2.7亿人,且患病人数和患病率还在逐年攀升。 4 糖尿病 此外,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,由于知晓率、治疗率、控制率均不足四成,也严重影响着国人健康。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.7%,患者人数约1亿。而糖尿病的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有待提高,分别为36.1%、33.4%和30.6%。 同时,糖尿病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。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,可导致各种组织,特别是眼、肾、心脏、血管、神经的慢性损害、功能障碍,甚至引发癌症。 这样做,你可以高出预期寿命 1 戒烟限酒 烟、酒对于身体的危害已经是老生常谈,因此戒烟、戒酒对于健康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。 7月27日,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七份《世界卫生组织2019全球烟草流行报告》指出,无论什么时候戒烟,都会对身体产生利好,而如果在30岁时戒烟,更是可以使预期寿命增加约10年之久。 
图片来源: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微信
此外,关于酒的危害,世界卫生组织早把酒精列为了一级致癌物。而著名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也曾发文称,喝酒直接导致了全球280万人的死亡,而通过研究,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,也就是不饮酒才是对健康最有益的。 2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对于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帮助。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、提高自身免疫力,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,可采用慢跑,快步,游泳、骑自行车、爬山等形式体育活动,每次活动,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,强度因人而异。 3 生活规律、保持心情愉悦 生活作息要规律,少通宵熬夜。另外,不良的情绪,工作压力、经济压力、思想负担等压力会造成身体无法承压,疾病随之而来,所以要及时调整放松自己,如到郊外游玩、听听轻音乐、练瑜伽等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,调整好心态,才能应对各种疾病的发生。 4 定期检查身体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,病因复杂、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,慢性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,一部分病人初期很难发觉,传统检测极难检出,一旦检出,则大部分为中晚期。这给慢性病的及早控制带来一定困难。因此,有必要进行定超早期慢性病检测。
|